央視網消息:夏季臺風頻頻光顧,嚴重威脅海上油氣田作業(yè)人員的生命安全和油氣穩(wěn)定供應。臺風過境前48小時內,相關部門啟動臺風應急響應,海上作業(yè)人員提前撤離的同時,相關油氣田第一時間切換“臺風模式”,進入陸地遠程控制“臺風無人化生產系統(tǒng)”,智能技術助力海上油田經受住大風巨浪極端天氣下不停產的實戰(zhàn)考驗,科學高效保障油氣的穩(wěn)定供應。
受超強臺風“杜蘇芮”的影響,位于南海海域的流花、西江、陸豐、惠州四個海上油氣田的最大風力達到10級、浪高達到5米,作業(yè)人員全部撤離同時,并盡可能縮短油田關停的時間。
撤離行動共動用98架次直升機、32艘船舶,把受臺風影響的2267名海上作業(yè)人員全部接回陸地。
據介紹,臺風過境前,海上油氣田防范機制全面啟動。綜合研判臺風走勢,動態(tài)更新移動路徑、強度等變化大的相關信息。
中國海油深圳分公司作業(yè)與應急經理 邱志敏:“十防十空也要防”是我們防臺工作的原則底線,我們早在7天前就嚴控海上作業(yè)人員數量,所以能很快把2000多人撤回,并沒有造成被動局面。
在位于深圳的流花油田生產操控中心,撤回陸地的作業(yè)人員正在通過遠程操控系統(tǒng)對250公里外的海上生產設施進行實時監(jiān)測與操控,確保中國最大的深水油田群在臺風期間也能始終保持正常生產。
流花油田位于南海深水區(qū),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前每年受臺風影響關停時間達7.14天,帶來原油產量損失超過8萬噸。今年,中國海油進行科技攻關,首創(chuàng)“浮式儲油輪+水下生產系統(tǒng)”的自動控制模式,對流花油田設施設備進行改造,使之具備了無人生產能力,可以減少因臺風造成的原油產量和經濟的損失。
北疆新聞:內蒙古自治區(qū)重點新聞網站(客戶端),內蒙古出版集團新華報業(yè)中心旗下國家互聯網新聞信息采編發(fā)布服務一類資質網站(客戶端)。
北疆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來源:北疆新聞”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版權均屬北疆新聞所有,轉載時必須注明“來源:北疆新聞”,并附上原文鏈接。
二、凡來源非北疆新聞的新聞(作品)只代表本網傳播該消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見網后30日內進行,聯系郵箱:bjwmaster@163.com。
版權聲明:北疆新聞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5648148811蒙ICP備16001043號-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聞網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5120200009-1蒙公網安備: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