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10月9日電 (記者劉穎穎)伏睡的唐代少女蘇醒后不斷發(fā)問,兵馬俑訴說內心獨白,擊鼓說唱俑詼諧表演,向往大唐的西域商人遠眺長安……沉睡千年的俑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醒”來。近日,由中國國家博物館和中國煤礦文工團聯合出品的原創(chuàng)肢體戲劇《俑立千年》(又名《醒》)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劇場連演三場。
該劇以國博館藏精品陶俑為創(chuàng)作靈感,隨著唐代少女——伏睡女俑的蘇醒,一尊尊來自不同朝代、不同行業(yè)、造型各異的陶俑煥發(fā)出生命,通過語言和舞蹈向觀眾傾訴他們的所見與所思,努力還原從秦至唐跨越千年的文化流淌。以栩栩如生的器物之“形”,展現巧奪天工、傳承不息的制俑技藝,以博大精深的文化之“神”,再現當年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活風貌。
據悉,《俑立千年》是中國國家博物館和中國煤礦文工團深化“博物館+院團”的跨界融合讓文物活起來的生動實踐。創(chuàng)作團隊在文博、戲劇等領域專家的學術支撐下,打破常規(guī)創(chuàng)作模式,采用“話劇+舞蹈”的表演形式,融合“科技+影像”技術手段,帶著當代的目光,讓陶俑從時、氣、材、工與時光中顯現,從歷史中醒來。觀眾置身國博劇場,身臨其境地感受中華文明的生生不息和博大精深,喚醒流淌于血脈中的文化基因。
“通過‘舞蹈’這一種獨特的肢體語言,讓中國國家博物館展廳中靜態(tài)的‘俑’充分地‘活’起來,利用時間的維度,將‘俑’活化成‘人’,將‘人’放在具體的歷史語境中,放在鮮活的生活中。”現場觀眾觀演后表示,《俑立千年》充分釋放文物所承載的文化力量,提煉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精神標識,在活態(tài)展示與創(chuàng)意傳播中力求準確闡釋中國人的價值觀念。
北疆新聞:內蒙古自治區(qū)重點新聞網站(客戶端),內蒙古出版集團新華報業(yè)中心旗下國家互聯網新聞信息采編發(fā)布服務一類資質網站(客戶端)。
北疆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來源:北疆新聞”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版權均屬北疆新聞所有,轉載時必須注明“來源:北疆新聞”,并附上原文鏈接。
二、凡來源非北疆新聞的新聞(作品)只代表本網傳播該消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見網后30日內進行,聯系郵箱:bjwmaster@163.com。
版權聲明:北疆新聞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5648148811蒙ICP備16001043號-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聞網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5120200009-1蒙公網安備: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