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民網“文化絲路”采訪攝制組走進烏茲別克斯坦,就中烏關系發(fā)展前景、雙方務實合作、人文交流、互學互鑒等話題,專訪中國駐烏茲別克斯坦大使于駿。
于駿大使在訪談中指出,中烏是互尊互信的好鄰居、互惠互利的好伙伴、互學互鑒的好朋友。建交30余年來,中烏經貿合作取得豐碩成果。作為絲綢之路上的文明古國,中國和烏茲別克斯坦為踐行全球文明倡議、促進文化融通發(fā)揮獨特作用,為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注入文明張力。
人民網:在兩國元首戰(zhàn)略引領下,中烏關系保持高水平發(fā)展。如何看待兩國關系現狀和發(fā)展前景?
于駿:自1992年正式建交以來,中烏兩國始終遵循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互利共贏原則,推動雙邊關系不斷向前發(fā)展,成為互尊互信的好鄰居、互惠互利的好伙伴、互學互鑒的好朋友。近年來,在習近平主席和米爾濟約耶夫總統戰(zhàn)略引領下,兩國關系實現跨越式發(fā)展,政治互信持續(xù)鞏固,共建“一帶一路”扎實推進,各領域合作取得豐碩成果。我認為,中烏關系具有以下四個鮮明特征。
首先,元首外交的戰(zhàn)略引領是中烏關系發(fā)展的政治保障。兩國元首建立起深厚友誼和高度互信。迄今為止,習近平主席三次訪烏,分別到訪塔什干、布哈拉和撒馬爾罕。就烏方而言,2023年以來,米爾濟約耶夫總統三次赴華,其中今年1月米爾濟約耶夫總統對華進行國事訪問期間,兩國元首共同宣布將中烏關系提升為新時代全天候全面戰(zhàn)略伙伴關系,在更高起點上推動構建中烏命運共同體,為中烏關系做出戰(zhàn)略規(guī)劃、確立新的奮斗目標,為兩國各領域合作注入新動力、開辟新愿景。
第二,堅定支持彼此維護核心利益是中烏關系發(fā)展的重要基石。中烏之間不存在任何歷史遺留問題和重大分歧。中方堅定支持烏茲別克斯坦維護國家主權、獨立、領土完整,堅定支持烏方自主選擇符合本國國情的發(fā)展道路。烏方恪守一個中國原則,在涉臺、涉港、涉疆、人權等核心利益問題上始終支持中方立場,堅定支持中國政府為實現國家統一所作的一切努力。雙方在聯合國、上海合作組織、中國—中亞機制等多邊框架內保持密切協作,在國際舞臺上相互支持配合,維護共同的安全和發(fā)展利益。
第三,共謀發(fā)展振興是中烏關系發(fā)展的現實動力。中烏兩國發(fā)展目標相近,理念契合,雙方合作領域廣、利益交融深,在現代化進程中互學互鑒、相互支持、彼此成就。近年來,烏茲別克斯坦大力推進改革,擴大對外開放,著力改善營商環(huán)境,中國企業(yè)赴烏投資興業(yè)熱情高漲。兩國經貿合作勢頭強勁,雙邊貿易額屢創(chuàng)新高。雙方充分發(fā)揮地緣相近、產業(yè)互補優(yōu)勢,扎實推進共建“一帶一路”和“新烏茲別克斯坦”發(fā)展戰(zhàn)略對接,不斷深化交通、基礎設施、能源、通信、化工等領域互利合作,并在新能源、數字經濟、現代農業(yè)、減貧等領域打造新的合作增長點。
第四,推動構建命運共同體是中烏關系發(fā)展的美好愿景。構建中烏命運共同體是兩國元首重要共識,符合中烏關系的高水平,符合兩國人民的共同期盼,已多次寫入兩國聯合聲明等文件。烏方深度參與共建“一帶一路”,積極支持落實全球發(fā)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雙方堅持相互尊重、互學互鑒,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反對脫鉤斷鏈、保護主義和單邊制裁,都主張共享合作機遇,讓發(fā)展成果更多惠及各國人民,攜手維護地區(qū)安全穩(wěn)定,共同促進世界和平發(fā)展。
當前,中烏兩國都處在各自發(fā)展的關鍵時期。中方正著力推動高質量發(fā)展和高水平對外開放,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和民族復興偉業(yè)。烏方也正全力推進“新烏茲別克斯坦”建設,在國家改革和現代化事業(yè)中邁出更大步伐。雙方將深入落實兩國元首重要共識,賡續(xù)傳統友誼,把握歷史機遇,深化互利合作,共謀發(fā)展振興,用實際行動不斷充實中烏新時代全天候全面戰(zhàn)略伙伴關系內涵,持續(xù)筑牢中烏命運共同體根基。
人民網:2023年中烏雙邊貿易額突破140億美元,雙方期待早日將雙邊貿易額提升至200億美元目標。您如何看待中烏務實合作的現狀和前景?
于駿:建交30余年來,中烏經貿合作取得豐碩成果。雙邊貿易額從建交之初的5250萬美元提升到2023年超過140億美元,中國已成為烏第一大貿易伙伴。今年第一季度雙邊貿易額超過30億美元,同比增長27%,勢頭十分強勁。雙方將進一步挖掘雙邊貿易潛力,繼續(xù)推動烏更多優(yōu)質產品輸華,鼓勵高附加值和高技術商品貿易,深化“絲路電商”合作。
同時,中國還是烏主要投資來源國。據烏方統計,2023年中國對烏投融資近41億美元,占烏利用外資總額的25.6%,位居首位。在烏中企數量最近5年增長兩倍多,目前已超過2600家。雙方在能源、化工、水利、交通、通信等領域實施了一系列重要項目,創(chuàng)造了大量就業(yè)崗位,為烏促進經濟社會發(fā)展,提高工業(yè)水平、增進民生福祉作出積極貢獻。
雙方務實合作符合烏方關切,充分體現了互利共贏原則。兩國綠色發(fā)展合作成績亮眼,中方在烏投資或承建多個光伏、風力發(fā)電站項目,中國品牌新能源汽車在烏市場廣受歡迎,比亞迪在烏設計產能5萬臺汽車生產線即將投產。在現代農業(yè)和環(huán)境治理方面,雙方積極推進鹽堿地治理、抗旱農作物培育等現代農業(yè)領域合作,中方節(jié)水滴灌技術在烏有關省州逐步推廣,為烏當地帶來良好生態(tài)和經濟效益。在減貧方面,烏方借鑒中國精準扶貧等一系列有益做法,雙方減貧合作有聲有色,在機制建設、人員培訓、經驗交流等方面取得積極成果,進一步豐富中烏務實合作內涵。
特別需要指出的是,兩國地方合作蓬勃發(fā)展,為推進企業(yè)互利合作搭建有益平臺。例如,米爾濟約耶夫總統指示要將錫爾河州打造成借鑒中國經驗的創(chuàng)新經濟區(qū)。目前中方投資者在錫爾河州已建立70多家工業(yè)企業(yè),為當地創(chuàng)造4000多個就業(yè)崗位,僅2023年,錫爾河州就吸引近2.5億美元的中方投資。
下一步,雙方將充分發(fā)揮政府間合作委員會統籌、協調作用,深入推進共建“一帶一路”和“新烏茲別克斯坦”戰(zhàn)略對接,落實好經貿和投資中長期合作規(guī)劃,出臺更多投資和貿易便利化舉措,加快推進中吉烏鐵路建設,加強硬聯通和軟聯通,在新能源、礦產資源、數字經濟、綠色發(fā)展、科技創(chuàng)新、生態(tài)環(huán)保等領域深化合作,用高科技和綠色發(fā)展理念為經濟發(fā)展賦能,服務各自現代化發(fā)展。
人民網:當前,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應對共同挑戰(zhàn)、邁向美好未來,既需要經濟科技力量,也需要文化文明力量。大使如何評價中烏人文交往對于落實全球文明倡議、加強文明交流互鑒的意義?
于駿:2023年3月,習近平主席在出席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并發(fā)表主旨講話時提出全球文明倡議,指出要共同倡導尊重世界文明多樣性,堅持文明平等、互鑒、對話、包容,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文明互鑒超越文明沖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優(yōu)越。作為絲綢之路上的文明古國,中國和烏茲別克斯坦為踐行全球文明倡議、促進文化融通發(fā)揮獨特作用,為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注入文明張力。
雙方聯合考古合作可圈可點。中烏聯合考古隊對烏茲別克斯坦撒馬爾罕州、卡什卡達利亞州和蘇爾漢河州在內的西天山地區(qū),進行系統考古調查;對烏茲別克斯坦薩扎干遺址、拉巴特墓地、謝爾哈拉卡特墓地進行考古發(fā)掘,分別發(fā)現康居文化、月氏文化、早期貴霜和貴霜帝國時期文化遺存。2016年,習近平主席在對烏茲別克斯坦進行國事訪問期間,親切接見考古隊中方隊員,高度評價中烏聯合考古成果。
雙方在歷史古跡保護修復方面成果斐然?;ㄘ葑幽V菹M吖懦鞘菫跗潉e克斯坦首個世界文化遺產,在烏具有重要地位。根據烏方合作需求,中方組織國內專家積極指導和參與修復工作,顯著改善了希瓦古城北門區(qū)域的人居環(huán)境。中國文物保護團隊在希瓦古城的工作成果,得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代表以及烏茲別克斯坦社會各界的充分肯定,書寫了中烏文物保護工作者交流與合作的新篇章。
此外,中烏雙方充分發(fā)揮兩國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優(yōu)勢,互辦文化日、音樂會、藝術節(jié)等各類展演活動,推動藝術團體、文化機構加大互訪,在影視劇互播、文學經典互譯等方面拓展合作,推動更多優(yōu)秀文藝作品走入兩國千家萬戶。值得一提的是,雙方旅游合作取得長足進展。中方發(fā)起成立絲綢之路旅游城市聯盟,烏歷史名城布哈拉、希瓦、浩罕名列其中,成為聯盟創(chuàng)始會員城市。烏絲路古城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中國游客到訪,也有許多烏茲別克斯坦朋友希望來到中國親身感受古老與現代交織的脈搏。
中方愿繼續(xù)攜手烏方,深耕世代友好,擴大人文交流、便利人員往來,推動更多省州市結好,打造多層次、寬領域、立體化的人文合作格局,深化交流互鑒,促進民心相通,推動全球文明倡議落實落地,不斷豐富中烏新時代全天候全面戰(zhàn)略伙伴關系內涵。
人民網:2023年5月,習近平主席復信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的中亞留學生。信中強調:“中國同中亞國家的友好關系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有為青年傳承和發(fā)揚。你們是中國中亞關系的見證者、受益者,更是建設者和傳播者?!蹦绾慰创嗄暝谥袨跞宋慕涣骱兔裥南嗤ㄖ邪l(fā)揮的作用?中國和烏茲別克斯坦目前教育交流合作有哪些特點和成果?
于駿:習近平主席曾說過:“國之交在于民相親”,而“民相親”要從青年做起。青年一代是國家的希望和民族的未來,也是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的生力軍,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力量。中烏兩國都擁有龐大的青年群體,兩國領導人都高度重視和關懷青年成長,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支持和幫助青年實現自我價值。中烏兩國青年承擔著國家發(fā)展振興的時代重任,都愿為賡續(xù)中烏傳統友好、構建中烏命運共同體貢獻積極力量。
當前,中烏青年交流蓬勃開展,在兩國文化、教育、科技創(chuàng)新等許多合作領域中,青年都是主力軍。烏青年事務署同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建立起良好工作關系,雙方高校學生、青年企業(yè)家等互動交流頻繁,每年有1000余名烏留學生赴華學習。中方舉辦的上海合作組織青年交流營、“Z世代”青年領袖研修班、亞洲青年領袖論壇等活動讓兩國青年在互學互鑒中增進了解,收獲友誼。今年還是烏“支持青年和商業(yè)”年,雙方將以此為契機,加大雙方青年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交流,支持青年事業(yè)發(fā)展,培養(yǎng)更多中烏友好事業(yè)接班人。
兩國教育合作取得長足進展。近年來,烏“漢語熱”不斷升溫,越來越多的烏青年學子選擇將漢語作為第一或第二外語,越來越多的烏院校希望開設漢語課程。中方積極向烏兩所孔子學院和有關院校選派漢語教師和志愿者,開展本土漢語教師培訓,大力支持當地漢語教學。每年為烏方提供政府獎學金留學名額以及多個校際獎學金留學項目。此外,雙方校際往來日益密切。今年1月米爾濟約耶夫總統訪華框架內,雙方成功舉行百校合作論壇,并商定將其機制化,為深化兩國高校間交流合作搭建廣闊平臺。一段時間以來,中方多所知名院校來烏舉辦教育展或商談合作,魯班工坊在烏落地,雙方在留學交流、學科建設和聯合人才培養(yǎng)方面步伐不斷加大。當前,烏正積極拓展教育領域國際合作,希望同更多中方優(yōu)秀大學建立合作關系,探討聯合辦學等深度合作。我們也愿同烏方一道,繼續(xù)支持兩國高校發(fā)揮主體作用,根據學科和專業(yè)需求開展形式多樣的辦學活動。我們相信,兩國教育合作將迎來更加廣闊機遇。
(劉慧、徐祥麗、劉寧、許崢、涂敏、俄布拉依·對山、褚夢琦)
北疆新聞:內蒙古自治區(qū)重點新聞網站(客戶端),內蒙古出版集團新華報業(yè)中心旗下國家互聯網新聞信息采編發(fā)布服務一類資質網站(客戶端)。
北疆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來源:北疆新聞”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版權均屬北疆新聞所有,轉載時必須注明“來源:北疆新聞”,并附上原文鏈接。
二、凡來源非北疆新聞的新聞(作品)只代表本網傳播該消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見網后30日內進行,聯系郵箱:bjwmaster@163.com。
版權聲明:北疆新聞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5648148811蒙ICP備16001043號-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聞網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5120200009-1蒙公網安備: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