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一年之計在于春,一年好景在春耕。春耕正當時,也是農作物施肥的關鍵期。這兩天,在青海鉀肥生產基地,各條生產線滿負荷生產,助力全國各地春耕。
在青海鹽湖公司鉀肥生產車間內,多條數(shù)字化生產線正在24小時不間斷作業(yè)。
地處青海柴達木盆地的察爾汗鹽湖,各類鹽資源總儲量達600億噸。為了提升鉀肥外送能力,該基地今年在鐵路、公路直達和集裝箱運輸多式聯(lián)運模式的基礎上,還探索開展異地倉儲、“公路、鐵路、水路”多式聯(lián)運的模式。截至目前,已向河南、河北、山東等糧棉主產地發(fā)運鉀肥60多萬噸。
滴滴“鹵水”如何變?yōu)榱Ab浄?/strong>
鉀是植物生長發(fā)育所需的重要元素,能有效促進光合作用和養(yǎng)分輸送。那鉀肥又是如何生產出來的呢?來看記者的探訪。
從空中俯瞰,一望無垠的鹽池里碧波蕩漾,一艘艘采鹽船在碧綠的湖面上緩緩游動作業(yè)。在當?shù)?,含有各種鹽類礦物質的水被稱作“鹵水”。“鹵水”如何轉變成鉀肥?第一步便是采鹽。
采鹽船抽取上來的光鹵石進入加工系統(tǒng),經過“反浮選”的方式剔出氯化鈉后,得到了鉀含量為20%的原料。近年來,隨著科技不斷創(chuàng)新,鉀肥生產基本實現(xiàn)了全自動化操作。通過新技術,不僅提高了鉀的提取率,而且把鹵水中的伴生資源提取完成后,最后的“尾鹵”又通過溶解轉化工藝回到鹽田,真正實現(xiàn)了資源梯級開發(fā)。經過多年努力,鉀肥產品鉀含量由以往的80%—90%提升至95%—98%,年產量實現(xiàn)了500萬噸。
北疆新聞:內蒙古自治區(qū)重點新聞網站(客戶端),內蒙古出版集團新華報業(yè)中心旗下國家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采編發(fā)布服務一類資質網站(客戶端)。
北疆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來源:北疆新聞”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版權均屬北疆新聞所有,轉載時必須注明“來源:北疆新聞”,并附上原文鏈接。
二、凡來源非北疆新聞的新聞(作品)只代表本網傳播該消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請在見網后30日內進行,聯(lián)系郵箱:bjwmaster@163.com。
版權聲明:北疆新聞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5648148811蒙ICP備16001043號-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聞網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5120200009-1蒙公網安備: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