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沙袋、筑堤壩、疏積水、搬物資……雷鋒車隊隊員劉宏偉的身影在河道旁和周邊的村莊里不停地穿梭,他說:“哪里有需要,雷鋒車隊的旗幟就會出現(xiàn)在哪里?!?/p>
8月26日,包頭市部分地區(qū)因連續(xù)強降雨出現(xiàn)洪澇險情。雷鋒車隊隊員聞訊立刻加入青山區(qū)幸福路街道黨工委組建的搶險隊伍,帶著物資奔赴土默特右旗抗洪一線,這是他們第二次出征。
“這次你又來了?”
“我到的時候,洪水非常急,已經快到小腿了,看到抗洪的同志們在堤壩上一趟又一趟地小跑,衣服都濕透了,那一瞬間,我感覺我必須得來?!眲⒑陚远ǖ卣f。
18年來,這個建在車輪上的黨組織,以無數(shù)次參與免費送考、愛心捐贈,讓雷鋒精神在新時代熠熠生輝;以數(shù)千件接地氣、暖民心的實事,讓群眾深切地感受到黨的關懷,堅定“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的信念。
時間回溯到2007年,那時的出租車行業(yè),拒載、議價、不打表等亂象屢見不鮮。開了3年出租車的馬文剛目睹這些現(xiàn)象,心里很不是滋味。特別是看到老年人、殘疾人等特殊群體站在路邊久久打不到車時,他便萌生了一個想法:要成立一個自律的組織,用規(guī)范的服務和真誠的態(tài)度改變行業(yè)形象。于是,他和高東花等幾位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組建起了雷鋒車隊。
初創(chuàng)時的艱難超出想象。60多名隊員不僅要面對同行的不解,還要承受各種風言風語?!坝腥苏f我們作秀,有人說我們多管閑事?!备邧|花回憶道,“但我們堅信,只要真誠,終能打動人心?!标爢T們從最簡單的事情做起,做到拾金不昧、使用文明用語、幫扶老人孩童。慢慢地,越來越多的司機看到了規(guī)范經營帶來的好處,主動申請加入雷鋒車隊。
雷鋒車隊黨支部的成立成為車隊發(fā)展的轉折點。在黨組織的引領下,他們創(chuàng)建了“四心三幫”準則——用真心誠心關心愛心對待乘客,遇老弱病殘幫一把,見路人有難幫一把,碰行李繁多幫一把。這些看似簡單的標準,卻讓出租車真正成了“流動的愛心驛站”。
車輪滾滾,情暖千家萬戶。如今雷鋒車隊的300多名隊員、200輛出租車穿梭在包頭的大街小巷,編織成一張覆蓋全城的溫暖網絡。每年高考期間,貼著“愛心送考”標識的出租車總是提前到達指定地點;極端天氣里,他們自發(fā)組織起來為滯留市民提供無償服務;逢年過節(jié)時,車隊會帶著米面油等慰問品走進社區(qū),看望孤寡老人和困難家庭。
最令人動容的是隊員馬銘和透析老人韓永紅的故事。原本只是2023年“暖心助行”活動中的一次普通接送任務,但當活動結束后,馬銘看到韓永紅老人蹣跚的身影,毅然決定今后繼續(xù)免費接送。從那時起,無論刮風下雨,每周兩次接送老人透析從未間斷。至今已堅持180余次,馬銘也從最初的志愿者變成了韓永紅老人口中的“親弟弟”?!八缇筒恢皇俏曳盏目蛻袅?,現(xiàn)在就像我親姐一樣?!闭f這話時,馬銘眼里閃著溫暖的光。
2022年,隨著規(guī)模擴大,雷鋒車隊黨支部升格為黨總支;2023年,雷鋒車隊與公安機關共建義警隊伍,開啟了“巡防一體”的新模式。隊員們利用行業(yè)特性,成為城市的“移動天眼”。出租車司機曹女士自豪地說:“成為義警后,遇到情況能直接和民警溝通,我們能更好地服務群眾了?!?/p>
雷鋒車隊配合警方追緝逃犯、排查隱患,累計提供破案線索50余次,協(xié)助抓獲犯罪嫌疑人10名。面對威脅電話,隊長馬文剛總是堅定地回應:“我們背后是組織和人民的支持!”最驚險的一次,是隊員們配合警方圍堵一名搶劫的犯罪嫌疑人,最終將其成功抓獲。
2024年,在一次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guī)定精神學習教育中,馬文剛跟隊員們說道:“我們是建立在車輪上的黨支部,一定要深學細悟,并將其轉化為‘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的實際行動,這樣才能在聯(lián)系服務群眾,維護社會和諧穩(wěn)定等方面讓老百姓真切感受到黨和政府是可依靠、能信賴的堅強后盾?!?/p>
18個年頭,265面錦旗,記錄著這個車輪上的黨組織成長的軌跡。從自治區(qū)“北疆楷?!钡窖胍暋督裹c訪談》的報道,榮譽等身的他們最珍視的卻是百姓的認可。在雷鋒車隊黨群服務中心,馬文剛指著滿墻的錦旗說:“當老人拉著我們的手說‘你們比親人還親’時,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如今在包頭,雷鋒車隊的紅色旗幟飄在哪里,溫暖就傳遞到哪里。從緊急救援到日常出行,從物資輸送到情感支持,他們用最樸實的方式踐行著“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的信念。
從一輛輛出租車到一座座流動的愛心橋,雷鋒車隊用18年的堅守詮釋著新時代雷鋒精神,在這片北疆大地上綻放出最溫暖的光芒。正如一位受助老人所說:“看到雷鋒車隊的標志,就像看到了親人,心里特別踏實?!边@種信任和依賴,正是雷鋒車隊18年來最寶貴的收獲。(記者 蔡冬梅 郭惠超)
北疆新聞 | 內蒙古自治區(qū)重點新媒體平臺,內蒙古出版集團?內蒙古新華報業(yè)中心主管主辦的國家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采編發(fā)布服務一類資質平臺。
北疆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來源:北疆新聞”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版權均屬北疆新聞所有,轉載時必須注明“來源:北疆新聞”,并附上原文鏈接。
二、凡來源非北疆新聞的新聞(作品)只代表本網傳播該消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請在見網后30日內進行,聯(lián)系郵箱:bjwmaster@163.com。
版權聲明:北疆新聞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5648148811蒙ICP備16001043號-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聞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5120200009-1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蒙)字第631號蒙公網安備: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