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在通遼市科左后旗朝魯吐鎮(zhèn)沙日塔拉嘎查綜合治沙項目區(qū)記者看到,施工人員正在技術人員的指導下扎草方格、植新苗,一片新綠悄然鋪展。
“沙子固住以后,在里面種錦雞兒之類的灌木植物,這樣2到3年時間,這片沙地就可以長草,植被慢慢恢復過來?!笨谱蠛笃炝謽I(yè)工作站站長、高級工程師朝克吐說道。
科左后旗位于科爾沁沙地東南部,早在20世紀七八十年代,當地就開始推進科爾沁沙地的治理。除了封禁、飛播等措施外,在當地的沙地殲滅戰(zhàn)中,科學綠化發(fā)揮了巨大的作用。
“科爾沁沙地有大風、干旱、缺水等特點,我們?yōu)榱俗尫N下的樹都能成活,反復試驗總結,研究出來一種新的造林方法?!背送陆榻B,2013年,科左后旗林業(yè)和草原局技術團隊針對立地條件和氣候條件,總結過去的造林失敗原因,在造林樹種的選擇、造林方式方法的改進以及后期管理方面有了新突破。
這項技術被稱為“深栽淺埋”種植法,是一種深坑投苗、淺層覆土的全新栽植技術,適用于中、大喬木苗和部分灌木大苗的栽植。這一種植法將傳統(tǒng)的“三埋、二踩、一提苗”技術變更為“深坑、二埋、一水、一踩”,能有效減少栽植后苗木被風沙抽打危害、節(jié)省水資源、縮短緩苗期,加快成林速度。
在造林現場,朝克吐一邊操作,一邊為工人們講解“深栽淺埋”種植法的技術要點:“根據苗木的高度在沙地里挖一個60到100厘米的深坑,把樹苗放進去后,第一次填土不能踩實,兩次填土的總高度不能超過坑深的一半……”
據了解,科左后旗在“三北”工程中大規(guī)模推廣該項技術后,造林成活率從過去的50%提升到了90%以上,且苗木長勢旺盛,畝均節(jié)省成本近千元,還可免去補植、補造過程,減少50%的澆水次數,節(jié)省水資源55.8%。一舉打破了造林季節(jié)性受限的難題,多數樹種可實現一年四季造林,且適合多種喬灌木樹種。這一技術的應用和推廣,讓科爾沁沙地治理走上“快車道”。
“深栽淺埋”種植法是當地科學推進防沙治沙工作的生動實踐??萍紕?chuàng)新為防沙治沙提供了強大支撐,每一項新方法和技術進步,都讓荒漠治理邁向更高水平。
今年,科左后旗在“深栽淺埋”種植技術應用的基礎上,開展了樟子松嫁接紅松苗木栽植示范推廣項目,在吉爾嘎朗鎮(zhèn)包牤牛嘎查建設了170畝示范基地,其中150畝用于樟子松嫁接紅松苗木的栽植,20畝用于樟子松防護林的建設。
樟子松根系發(fā)達,具有耐旱、耐寒、耐貧瘠等特性,是優(yōu)良的防風固沙樹種。紅松是優(yōu)良的用材樹種,且種子用途廣泛,經濟價值極高,但存在生長緩慢、遺傳資源縮減等問題。該項目通過將紅松嫁接在樟子松上,結合樟子松與紅松優(yōu)良性狀,既能發(fā)揮樟子松適應性強、生長迅速的優(yōu)勢,又能使樟子松產出紅松種子,為當地帶來更多的收益,既保留其生態(tài)優(yōu)勢,又賦予其經濟價值。
“目前,第一批樟子松嫁接紅松苗木的栽植已經完成,嫁接后的紅松表現出良好的生長能力,具有較大的推廣潛力?!背送抡f道。
通過科技提升生態(tài)和經濟效益,有效促進了當地林業(yè)經濟與林業(yè)生產的良性循環(huán),也將對鄰近地區(qū)的林業(yè)經濟起到輻射示范作用,推動林業(yè)生態(tài)建設向產業(yè)化方向邁進。
經過幾代人堅持不懈的努力,昔日黃沙漫漫的景象已一去不復返。如今,科左后旗大部分沙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沙地治理項目區(qū)內糧食單產增幅最高達81%,牧草單產增幅最高達50%,干旱、洪澇等自然災害也得到有效遏制。今年,科左后旗聚焦打好打贏科爾沁沙地殲滅戰(zhàn)核心目標,計劃實施蒙遼界科爾沁沙地綜合治理工程27.81萬畝、防沙治沙和風電光伏一體化工程10.6萬畝、林草濕荒一體化工程37.06萬畝、新造林成果鞏固工程6.3萬畝,繼續(xù)加強林草生態(tài)保護與建設項目成果質量,有序發(fā)展林果、林藥、飼草料、碳匯、沙地旅游等生態(tài)產業(yè),推進生態(tài)產業(yè)化、產業(yè)綠色化。(記者 薛一群)
北疆新聞 | 內蒙古自治區(qū)重點新媒體平臺,內蒙古出版集團?內蒙古新華報業(yè)中心主管主辦的國家互聯網新聞信息采編發(fā)布服務一類資質平臺。
北疆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來源:北疆新聞”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版權均屬北疆新聞所有,轉載時必須注明“來源:北疆新聞”,并附上原文鏈接。
二、凡來源非北疆新聞的新聞(作品)只代表本網傳播該消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見網后30日內進行,聯系郵箱:bjwmaster@163.com。
版權聲明:北疆新聞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5648148811蒙ICP備16001043號-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聞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5120200009-1蒙公網安備:15010502001245